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湘阴教育史

湘阴教育史

关键词:湘阴教育史,湘阴教育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湘阴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414600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1583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  唐开元二十一年(733),朝廷敕百姓立私学,此后,由家庭、闯里、街坊或教师个人设立的私塾渐增多,经费由学生家长负担。北宋天禧至清光绪初(1017—1880年左右)邑士邓咸,彭思齐、左宗棠及杨、易、彭、张、虞、吴等姓氏先后举办义学三10余所,经费由主办者提供,学生免费入学。清嘉庆年间私塾尤为普遍。宣统三年(1911)《湖南民情风俗》载:“学堂主堂未普及之前,子弟求学不能不惟私塾是赖。湘相阴县乡间有散馆、丛馆、专馆、宾主馆等名目,就全县统计不卜数千处”。私塾按学生程度分}蒙馆、经馆(湘阴称丛馆)2类。蒙馆以《三字经》、《千字文》、《四字女经》、《幼学琼林》“四书”等为教材,向儿童进行识字、习字教学;经馆向青少年讲授“四书”、“五经”、《古文观止》等儒家经典著作,指导J作诗文。能人经馆就读的工农子弟甚少。其时,“书院”与“县学”为县内最高学府。北宋祥符间(1008~1016)于县北60里屈原庙侧建汨罗罗书院,  元代封屈原为清烈公,书院随之改名清烈书院,兴废之迹失考,后以其地为汨罗庙。宋天禧间(1017~1021)邑土邓咸设私学于县城南门外笙竹驿,名笙竹书院,久则旷废。庆历四年(1044)废院置为县学。明嘉靖三十二年(1553)义建仰高书院于县城。上述书院先后敦请茶陵绵希辙、邑举人王立槐、进士周锡溥、黄世铭、易堂俊等名师讲授儒家经籍,为儒生准备科举之场所。入学对象限制甚严,惟已成秀才的儒生可入学“文生课”以备乡试;官绅子弟15岁以上,已读完“四书”者可人学“童子课,以应童试”。“县学”为县级地方政府所设专供生员就读的官学。湘阴县学始于庆历四年,以学宫为学址。人学者须经童子试,取得生员资格后方准入学。学额由上级规定。至崇宁元年(1120)湘阴属中等县,定学额40名,嗣后屡有增减,最多时亦只50名。  自唐初至清光绪三十一年(618-1905)的1287年中,经科举考试取得“功名”者799名。其中进土78名,举人3 19名(内武举人35名),贡生402名。每16.5年取进士1名,每4,03年取举人1名,夏原吉、郭嵩焘、左宗棠等皆在其列。光绪二十九年(1903)受新思潮的影响,湘阴在长沙创办驻省师范,光绪三十一年创办驻省中学。同年,废科举、兴学堂,县内创办高等小学堂,至宣统三年(1911)办小学23所。


附:湘阴县进士名录
唐朝:邓进忠
宋朝:陈  瞻  王维岳  彭  介  吴  抃  彭  亚  彭  慥
      李孝孙  邓忠臣  彭子忠  彭子明  许  益  邵  珪
      邓  渊  李申之  胡天辉  彭  渊  吴采之  彭嘉之
      黄  抗  吴  迈  戴  昂  邓  深  夏侯孚先  黄  振
      龚  舆  许宝卿  许  晟  周望之  周一龙  桂  琳
      黎九德  赵希哲
元朝:邵赞廷  邵廷燧
明朝:彭  谦  秦  良  鲁  文  范  奎  黄  铖  夏宗文
      程  沂  崔  谕  李廷龙  涂用宾  吴应台  邵  敏
清朝:杨枝建  孟启谟  王邦光  瞿信昭  杨  瑝  曾光先
      陈梦麟  徐名彝  周锡溥  吴  灼  易焕暄  张学尹
      黄世铭  李星沅  李  杭  吴英越  周  琛  郭嵩焘
      李得春  易堂俊  谢宝锣  易鉴章  姚  暹  周媳枝
      吴国镛  刘润珩  黎敬先  郭立山  周  旭  郑祖焕
      彭绍宗


  民国时期战祸频仍,灾荒不断,湘阴的教育事业在困境中仍有所发展。民国6年(1917)湖南省视察75县教育,湘阴名列13个教育甲等县之一。民国13年小学所数为清末的23倍,不少私塾被新兴小学所取代。民国14、15年水旱虫灾相继,多数学校停办,至民国17.18年又全面恢复。民国19年,县苏维埃政府推行义务教育,小学又有发展民国29年,奉令实施国民教育,83 %的乡有中心国民学校,86%的保有国民小学,另有分校及私立小学458所,私塾179所。翌年湘阴被列入省的小学义务教育一等县。民国33年日军侵占湘阴,学校惨遭破坏,敌占区内一片空白,惟县立中学坚持分散设点,青江中学远迁辰溪县复课。1945年日军投降,学校恢复,继因内战兴起,教育经费被挤,教育事业的发展受阻。
  新中国成立至1985年的35年中,教育在曲折的道路上前进。1949一’1951年,按中共中央“维持改造旧教育,建设新教育”的方针,以“教育向工农开门”为办学指导思想,中小学教育、工农业余教育发展迅速。1957年与1949年比,小学生增8倍,中学生增长7倍,扫盲业余教育列入省的先进行列。.1958~1960年,因“左”的干扰与经济上的暂时困难,学校在数量上有发展,但质量明显下降。1961年起贯彻调整方针,学校布局渐趋合理,教育质量渐次提高。1966年“文化大革命”开始,学生“造反”,教师挨斗,相继提出所谓“上初中不出大队,上高中不出公社,上大学不出县”的口号,学校盲目升级、盲目发展,而40%的教师被下放劳动改造,教学秩序混乱,教育质量每况愈下。1978年开始拔乱反正,通过不断清除“左”的影响,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,改善办学条件,端正办学方向,普通教育、专业教育、成人教育稳步发展,教育质量有很大提高。至1985年在校学生占全县人口的22.2 %,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至1985年的9年中,平均每年向国家输送大学生1 72名(其中本科生104名)、中专生178名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